譯者按:在中國,隨著智慧城市的持續推進,可持續城市正在一步步成為現實,2012年以來中國35個大中城市在生態文明發展中呈現出競跑式發展特征。而深耕生態、環保事業14年的中國環保展,一直站在國際環保、生態領域最前沿。本著介紹全球環境、生態科學最新動態,啟發、激勵國內行業同仁之發心,我們編譯此文,供廣大群彥參考。
作者|JennaTsui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搬到城市地區,環境問題變得更加緊迫,城市將不得不重新思考他們的系統和他們的環境影響。世界各地的許多城市已經開始采用更環保的做法,一些趨勢開始出現。未來的可持續城市將建立在這些基礎上,將今天的環境實踐向前推進了一步。
很難夸大綠色城市地區的重要性。根據聯合國的說法,68%的人口到2050年,將會有25億人居住在城市里。面對這種不斷上升的城市化,不強調可持續性的城市可能會對環境構成重大威脅。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可能會變得和今天完全不同。然而,鑒于當前的趨勢和發展,以下是它們可能涉及的內容。
零排放運輸
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騎行者
交通對碳排放的貢獻更大比任何其他部門都多,在2018年產生了將近兩公噸的溫室氣體。作為回應,綠色城市將把無排放交通作為優先事項。降低排放已經是當今的一個焦點,但在未來,這可能會延伸到完全消除它們。
丹麥哥本哈根重組了道路系統,以優先考慮和鼓勵自行車交通,F在,62%的居民每天騎自行車,只有9%的人每天開車。這一轉變有助于他們在電動汽車成為標準之前向支持零排放交通過渡。
隨著汽車技術的提高,城市將更加努力地支持無排放汽車。這種轉變將從公共交通開始,就像即將到來的佛羅里達全體船員該項目將引入客運列車系統,抑制駕駛。然后,通過補貼等誘惑,城市將鼓勵私人環保汽車。
生物多樣性增加
在多倫多城市公園里吃草的綿羊
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棲息地的破壞成為一個更加緊迫的問題?沙掷m發展的城市地區將開始強調在城市范圍內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未來的城市將真正走向綠色,城市中心將有更多的植物和動物。
加拿大的多倫多是當今這一趨勢的光輝范例,需要綠色屋頂開發隨著城市的擴張。德國慕尼黑采取了另一種方法,讓綿羊在公共公園吃草,讓它們更自然。這些步驟有助于保持生物多樣性,從而產生更多的好處。
保護城市范圍內的自然區域將減緩棲息地的破壞,隨著城市的擴張保護生態系統。增加一個地區的綠地將有助于通過植物的呼吸作用改善空氣質量。隨著更多的鳥類和昆蟲帶來,城市將更容易維護城市花園,提供一個生態友好的食物來源。
節能建筑
鋪設太陽能板的節能建筑
電力是碳排放的第二大來源美國能源的40%走向建筑。從照明到暖通空調系統,建筑使用了相當多的能源,城市擁有大量的建筑?沙掷m發展的城市必須找到一種方法來容納更多的居民,同時保持低排放。
最直接的解決方案,也是當今最流行的,是轉向可再生能源。然而,考慮到建筑設計本身的節能,未來的城市將更進一步。設計將考慮到更容易的氣流和自然采光,這樣這些建筑將首先使用更少的能源。
節能對于智慧城市的到來尤為重要。隨著這些領域提高技術和連通性,他們將使用更多的電力來支持它們。為了讓智能城市成為一個可行的選擇,同樣的地區將不得不采用節能習慣。
廢物管理
隨著更多的居民進入城市,未來的城市將產生更多的垃圾;厥粘h已經很受歡迎,但未來的可持續城市可以在廢物管理方面做得更多。城市將不再只是可持續地減少和清除廢物,而是利用它在其他領域提供幫助。
美國加州圣貝納迪諾在2019年啟動了一項類似的計劃。這圣貝納迪諾廢物轉化為能源項目通過厭氧消化將有機食物垃圾轉化為電能。這樣,城市減少了對垃圾填埋場的需求,同時增加了可持續能源。
隨著智慧城市運動的發展,城市地區將需要他們能得到的每一點可再生能源。找到通過像這樣的日常過程發電的方法將是必要的。
智慧城市將是可持續的
大規模城市化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各國不需要避免城市擴張,而是應該致力于使這些地區可持續發展。面對日益增長的環境問題,未來的城市將不得不走向綠色,以支持技術和人口增長。
智能和可持續的城市運動并不相互對立。相反,綠色實踐將使智慧城市成為可能。
(本文來自中國環保博覽會,轉載請注明) |